本報駐德國記者 李 山
柏林的孩子們在TUMO青少年數字學習中心學習。本報駐德國記者 李山攝
【今日視點】
如果說有一個地方,可以提供先進的電腦和軟件,配備隨時答疑的教練,讓青少年自由地學習從編程和機器人技術到音樂制作、動畫、攝影和平面設計的數字技術,而且還是全部免費的,你會相信嗎?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就走訪了這樣一個免費為青少年提供數字技術學習的機構——柏林TUMO青少年數字學習中心。
未來的學習是什么樣子
數字革命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面對數字化的挑戰,重要的是讓青少年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如何使用數字技術。在時任總理默克爾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8月正式開始運營的柏林TUMO青少年數字學習中心便是這方面的一個嘗試。源自亞美尼亞的創新理念,TUMO旨在免費為12—18歲的青少年提供數字學習機會。
“在TUMO,年輕人可以在先進的環境中免費學習如何使用各種數字技術?!卑亓諸UMO中心的工作人員利亞姆·布奇卡先生對記者說。柏林的TUMO中心位于繁華的威爾默斯多夫步行街一棟5層的建筑中,在大約2000平方米的空間里,精心布置著充滿未來感的電腦桌,100臺一體式臺式電腦和50臺筆記本電腦,還有專業的錄音室和休閑的豆袋沙發,足以同時容納150名學員。
布奇卡介紹說:“年輕人可以隨時申請成為TUMO的成員。我們只在課余時間開放,學員需要選擇固定的學習時間,每周兩次,每次兩小時。目前我們可以提供10個主題的學習,包括編程、平面設計、機器人技術、動畫制作、游戲開發、電影制作、3D建模、音樂制作、攝影和繪畫。每個主題細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3個階段。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同時選擇1—3個主題,并自主決定學習進度。但是只能在前一個階段的學習,包括研討會項目完成之后,系統才會開放下一個階段的學習?!?/p>
“未來的學習會是什么樣子?”默克爾在2021年11月參觀柏林TUMO中心時特別談到了這個問題。按照TUMO創意技術中心(亞美尼亞)首席開發官佩戈爾·帕帕齊安的說法,TUMO沒有入學要求,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沒有班級,沒有學年,沒有認證,也沒有老師。因為TUMO的教練是行業專業人士,而不是職業教育者。TUMO的學習是在教練幫助下的引導式自學和研討會模式的創造性學習之間交替進行。此外,學生們還可以參與由世界各地的知名專家領導的具有挑戰性的項目。
數字技術學習可以很歡樂
除了“免費、自主和創新”之外,“快樂”或許才是孩子們喜歡TUMO最重要的原因。13歲的提姆告訴記者,盡管家里有電腦,他還是愿意到TUMO來學習。不僅僅是因為速度很快的蘋果電腦和舒適的酷炫座椅,更主要的是在這里學習沒有任何壓力,有問題可以馬上獲得幫助,學習間隙還可以玩益智游戲。提姆說:“我在這里感到很快樂!”
16歲的弗朗茨在TUMO學習了半年,正在設計自己的小游艇3D模型,他告訴記者:“人們當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在家自學數字技術,但TUMO有各種設計好的學習內容,還提供各種應用軟件,最重要的是這里有教練,學習過程中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與教練探討?!绷硗?,幾個與他玩得很好的伙伴也在TUMO學習,他們一起參加研討會,共同做一個項目,這很有意思。唯一不足之處,弗朗茨笑著說:“每周4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對我來說略微有點少?!?/p>
TUMO強調一種特殊的培訓理念,位于技術與設計的交匯處。年輕人在TUMO學習不是因為他們必須這樣做,而是因為他們想這樣做。他們獨立地塑造自己的發展道路,并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TUMO為孩子們提供充分發揮潛力所需的工具和知識。值得一提的是,TUMO不提供證書或文憑。但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個人在線作品集。該作品集會自動更新并收錄學生的作品,無論是軟件應用程序、動畫電影、3D模型還是視頻游戲。這種“活證書”是未來的雇主、大學招生部門和家長更愿意看到的成果。
可持續問題尚待解決
不過,在感慨TUMO對青少年完全“免費”的同時,記者也注意到,對于提供這一服務的機構而言,TUMO中心的建設和運營費用著實不菲。除了場地和設備,有報道稱類似的學習中心僅運營費用每年大約需要250萬歐元。就像特許經營一樣,世界各地的TUMO中心都要向位于亞美尼亞的TUMO總部支付許可費。各種應用軟件和教練的培訓也需要付費。因此,僅靠私人捐助或政府資助,無法支撐TUMO中心的大面積推廣。2011年啟動至今,TUMO在全球只合作建立了7個學習中心,而德國只有柏林這一個。
由于柏林TUMO中心最多只能提供1000多個學習名額,人們不得不反思優質資源的普惠性問題。柏林市12—17歲的青少年有大約18萬人,整個德國則超過500萬人,如何改善他們的數字教育環境?僅靠TUMO顯然不夠。有鑒于此,德國聯邦教研部近日投入4500萬歐元,開始實施新的數學、計算機、自然科學與技術學科(MINT)行動計劃。相關項目將覆蓋完整的教育鏈。諸如“小研究員之家”倡議、青少年研究大賽、MINT集群、MINT網絡服務中心等項目,重點是整合社會資源,為更多的學生提供數字學習機會。(科技日報柏林7月1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