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xvvxx"><sub id="xvvxx"><th id="xvvxx"></th></sub></pre>
<menuitem id="xvvxx"><address id="xvvxx"></address></menuitem>

<menuitem id="xvvxx"><sub id="xvvxx"></sub></menuitem>
<pre id="xvvxx"></pre><meter id="xvvxx"><form id="xvvxx"></form></meter>

        <menuitem id="xvvxx"><address id="xvvxx"></address></menuitem>
        <menuitem id="xvvxx"><sub id="xvvxx"></sub></menuitem>
        <menuitem id="xvvxx"><address id="xvvxx"></address></menuitem>
        <menuitem id="xvvxx"><sub id="xvvxx"></sub></menuitem>

        <progress id="xvvxx"><form id="xvvxx"></form></progress>
        <pre id="xvvxx"><address id="xvvxx"><th id="xvvxx"></th></address></pre>
        <pre id="xvvxx"></pre><dl id="xvvxx"><address id="xvvxx"><track id="xvvxx"></track></address></dl>
        推進科學普及 為創新發展增動力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季征
        • 2022-07-05 16:17

          

        筍用竹產業科技特派員在景谷縣指導村民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通訊員 舒成偉 攝

        玉溪市聶耳小學的學生在防震減災科普館學習體驗應急自救知識。通訊員 曾永洪 李曉蘭 攝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近年來,云南省高度重視科學普及工作,持續加大經費投入,優化科普資源供給和服務,科普工作在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和助推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明顯成效。2022年省級財政共籌措科普經費1.9億元,較2016年增長近1倍;全省目前共有科普人員8.88萬人,注冊科普信息員36.18萬人,排名全國第12位?!笆濉逼陂g,全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從3.29%提高到7.34%。


          優化科普資源供給


          在位于撫仙湖畔的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云南省自然博物館),數萬件珍稀古生物化石標本、現生動物標本以及VR、AR等現代光電技術,讓公眾更加直觀地了解5億多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的“熱鬧”。自2020年開館以來,博物館參觀人數已達120余萬人次。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基本陳列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為2021年度全國十佳優秀陳列,也是入選十佳的唯一一個科普類展覽。

          多年來,云南省加強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科普資源合理配置和服務均衡化、廣覆蓋。截至目前,全省共打造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22個、生態環境科普基地5個,認定省級科普基地198個,建設實體科技館21個,累計創建17個全國科普示范縣、46個全國科普示范社區。

          “全省省級科普基地實現16個州市全覆蓋,涉及生物多樣性、禁毒防艾、醫藥、應急等領域,場館面積245萬平方米,展教儀器近110萬件,實物展品達105萬件,2021年免費接待近1200萬人次?!痹颇鲜】萍紡d廳長王學勤介紹,科普基地的優化布局,進一步提升了科普資源的使用效益。同時云南省建成數字化基地管理平臺,以動態化管理實現科普基地有進有出,確保了科普基地的質量。

          在推進科普基地建設的同時,云南省聚焦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建成流動科技館29個,實現流動科技館巡展在全省鄉鎮全覆蓋,受益群眾1000萬人次以上;建成農村中學科技館97所,覆蓋全省15個州市,年參觀人數100萬人次以上;建設5030個社區、學校、農村科普e站。

          2020年,中國科學院與省政府簽署合作共建景東120米脈沖星射電望遠鏡合作協議。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落地云南,將進一步提高云南省科研、科普、科考水平,支撐當地發展科普體驗、科普旅游等,促進公眾科學素質的提升。


          科普活動精彩紛呈


          2021年,在COP15第一階段會議期間,云南省上線云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并發布云南的生物多樣性宣傳片,向公眾傳播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向世界展示云南生物多樣性之美。云南省采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開展重大科普活動,讓科學知識以更加人性化、生活化、體驗化的方式走進大眾。

          近年來,云南省以科技活動周、科普日活動為契機,集中開展科普示范、科普研學等活動,并組織高校、科研院所開放,讓公眾近距離感受科學的魅力。以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為載體,引導資源下沉、人才下沉、服務下沉,實現了科技常下鄉、常在鄉。2017年以來,全省共有9300多家單位、近110萬名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技服務活動,公眾參與度達700余萬人次。

          通過科技服務活動,云南省科普工作社會影響力持續擴大,一些部門和單位已逐漸形成自己的科普品牌。省科技廳通過舉辦云南科學大講壇,邀請楊振寧、袁隆平、施一公等著名科學家來滇為云南省廣大科技工作者、企業技術人員展示科技前沿和最新成果,推進科學走進融入公眾、公眾理解熱愛科學。省科協積極推動“科普中國”在云南落地應用,構建省、州、縣、鄉四級聯動的科普信息傳播矩陣,連續舉辦7屆中國·昆明科普產業博覽會,推動科普事業與科普產業深度融合。

          此外,云南省積極搭建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普服務平臺,創建省級科普示范學校252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250所,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科學之旅城市科學節等活動,推動科普深度融入學校教育。

          “為加快科學知識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普及,近年來,我省舉辦44場大手拉小手科技傳播行動,組織科普專家深入學校開展為期一周的科普報告巡講,傳播天文、心理健康等知識;開展地震科普攜手行動,面向民族地區的800余所中小學舉辦贈送一次圖書、辦一場講座、舉行一次演練、組織一場主題班會、培養一名傳播師‘五個一’活動,提升學生防震減災能力素養?!痹颇鲜〗逃龔d廳長王云霏說。


          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云南省深入推進做好科普各項工作,不但有力提升了全民科學素養,也助推了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提起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當地建起的科技小院,附近群眾無不豎起大拇指。因為帶著群眾干、帶領群眾富,朱有勇院士被各族群眾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

          “以朱有勇院士的科技小院為榜樣,我省整合涉農院校、科研院所資源,建立了11個科技小院,旨在解決服務農戶‘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痹颇鲜】茀f黨組書記趙剛表示,科技、科普服務的深入開展,助推了我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云南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已認定科技特派員24991人、科技特派團53個,實現科技特派員對8502個脫貧村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全覆蓋;實施科技支撐鄉村振興六大行動,著力推動科普工作向每一個鄉村延伸;以各級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為載體,累計培訓一年制農民學員200余萬人,年招生人數居全國第一位。

          在助力產業強省方面,云南省堅持抓技能培訓就是抓科普,實施“技能云南”行動,全省每年職業培訓100余萬名人才,技能人才總量達428萬名、高技能人才總量達130.33萬名。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設企業技術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各類創新創業載體超700個;深入開展產業工人科學素養提升行動,組織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把科普講座搬進項目工地、工廠車間。

          聚焦群眾的獲得感,云南省積極推進科普為全民健康賦能,全面開展了以清垃圾、掃廁所、勤洗手、凈餐館、常消毒、管集市、眾參與為主題的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積極開展健康縣城建設,廣泛普及健康知識,引導群眾形成衛生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群眾知曉率、支持率、滿意度分別達95.99%、99.64%、90.56%,相關工作得到國家衛健委、全國愛衛辦的充分肯定。

        責任編輯:于翔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聯系我們!
        国产精品2017久久婷婷,国产精品26页猎奇,国产精品37页,国产精品3P在线,国产精品3p在线观看